寶林中毒案》致命「米酵菌酸」譯名引誤會 農糧署:與米根本無關 | 自由電子報 | LINE TODAY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YaP8EJ8?utm_source=lineshare

寶林中毒案》致命「米酵菌酸」譯名引誤會 農糧署:與米根本無關 | 自由電子報 | LINE TODAY

首次上稿 03-29 21:48更新時間 03-30 06:58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台北信義區百貨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大規模食物中毒事件,累積2死5重症,死者體內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米酵菌酸,農業部農糧署29日表示,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的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表示,應改名為「椰黍菌酸」較為精確。 農業部農試所指出,唐菖蒲伯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YaP8EJ8?utm_source=lineshare
近 31 日
1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中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包括: 1. 「米酵菌酸」的譯名引起誤會:農糧署指出,「米酵菌酸」其實是Bongkrekic Acid的譯名,並非與「米」直接相關。這樣的誤解可能會影響讀者對事件的理解,因此需要注意譯名的準確性。 2. 教授建議改名為「椰黍菌酸」: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建議將「米酵菌酸」改名為「椰黍菌酸」,認為這樣更為精確。這樣的建議可能會影響後續對事件的報導和討論,讀者需要留意這樣的專家意見。 3. 唐菖蒲伯克氏菌的病原型:農試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多種病原型,會分泌Bongkrekic Acid的僅為椰毒亞型。這樣的資訊可能影響對事件的評估,讀者需要注意不同病原型之間的區別。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