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Lopi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Lopi 查核回應
(1)台灣和全世界專家的主流意見是《與Omicron病毒共存》,群體免疫並不是主流。
(2)(群體免疫的意思)由於病毒不變,如果具有抵抗力的人(經由疫苗和被感染)達到一定的臨界點,病毒傳染力就會R<1,逐漸下降,終至病毒消失。參考[1]
(3)(新冠病毒特性)由於新冠病毒《不斷突變》,疫苗效力逐漸下降,突變一次就來一次流行,群體免疫已經變得不可能。所幸Omicron突變以後,對人體危害的程度急速下降輕症化,使得《與Omicron病毒共存》變得可能。
(4)(與Omicron病毒共存的意義) 由於病毒輕症化,我們可以藉由大量感染來增加具有抵抗力的人數,將病毒傳染力壓到R<1,逐漸縮小流行範圍。雖然病毒可能再度突變,但是具有抵抗力的人數眾多,再次流行只會造成小流行,不會造成大流行。這就是與病毒共存共存的意義。美國名醫師Dr Fauci和CDC主任都坦然告訴大家,在與病毒共存的政策下,每個人遲早都可能會受到感染或再感染,平常需要有心理準備。

不同意見出處

[1]維基:群體免疫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群体免疫
[2]維基:於病毒共存
https://zh.wikipedia.org/zh-tw/与病毒共存
此查核回應尚被用於以下的可疑訊息
沒有群體免疫! 陳文茜質疑「台灣為什麼鼓勵大家快得病」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部分專家提倡,應讓大多數人染疫,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指出,只要比較關心國際流行疾病,而非自己在家做研究的人,都知道現在世界上沒有群體免疫的說法,很多專家的報告也顯示,染疫痊癒後可能再度被傳染,再次感染只是症狀較不嚴重,但不是完全免疫,她不解「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公衛專家灌輸大家群體免疫?台灣為什麼會鼓勵大家趕快得到這個病」?
陳文茜在《文茜的世界周報》節目指出,「世界上沒有群體免疫這4個字」,美國目前流行的Omicron BA2.12.1病毒,以及在南非現蹤的Omicron BA4和Omicron BA5病毒,都出現感染過Omicron病毒者再次感染的情況,再度染疫只是症狀比較不嚴重,因為他們身上已有一定的抗體,但非完全免疫;且美國數據顯示,有75%的輕症患者出現「長新冠」,有呼吸道問題、嚴重疲勞、認知及記憶受損等情況,急於感染後免疫的作法,是很瘋狂、不科學的作法。
陳文茜也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再度籠罩新冠疫情升溫的陰霾,在染疫死亡人數破百萬後,全美40各州住院及確診人數暴增,美國公衛專家憂心,病毒變異得如此之快「群體免疫不可求」,是否有必要維持過去兩年所有防疫設施,並隨著病情加重或是傳播率增加,仔細思考何時重新啟動。她指出,許多科學家擔憂恐每年都發生2到3次的感染潮,人類可能沒辦法在2022或2023年消滅新冠病毒,未來將被迫應對「到底你會多頻繁被新冠病毒攻陷」。
CECC預估確診數達人口數的20%即460萬例時,即可達“群體免疫”而解封,又急於11月份的選舉(票)考量,故急轉彎改3+4及0+7,目前總確診數1531005,尚差約300萬,故放鬆管制鼓勵民眾出門旅遊、用餐……等;只為了拼經濟擺第一!!
大家如不想染疫,建議少出門、不聚餐、帶口罩、勤洗手、安全距離等防疫措施,那麼社會經濟必然蕭條,對執政黨選情產生不利的營響,「群體免疫」是政治算計,執政者行個善放下政治算計,救救天下蒼生吧!
2 other reply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