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水的內宣式政治下水 阮大正 2023/9/30
中華民國首艘自造潛艦“海昌計劃” 第一艘潛艦於9月28日 在高雄舉行「命名暨“類”下水典禮」,蔡英文主持,並舉行擲瓶儀式,正式命名為「海鯤軍艦」(Narwhal)、舷號「711」打破外界認為該計劃只言不做的批評。只是潛艦國造的人馬,與當年涉入尹清楓命案那批人,竟然高度重疊!且非專業建造潛艦人士,在民進黨多人涉貪疑雲中,令外界好奇蔡文英政府急於在總統任內最後一個預算會期把建造潛艦預算都強行匡列,啓人疑瀆。
「海鯤艦」28日進行命名及擲瓶儀式時,發現焊道嚴重不平整;艦身帆罩外殼浮起不良情況、正應了華府對我方國造潛艦始終抱有質疑的態度,將成後續艦建造的最大變數。
由於缺乏經驗,國軍首艘自造潛艇必然面對諸多問題,目前的「政治下水」等爭議,僅為冰山一角。該項目存在五大風險,包括成本風險、時程風險、技術風險、系統整合風險以及政治風險。「這些風險如不能誠實面對,謹慎處理,恐將面對更大的挑戰。因為,真正的考驗還沒有開始。台灣自造潛艇的技術水平和戰鬥力,還有待實際測試和驗證。
國造潛艦最關鍵的戰鬥系統是透過「商售」模式向美商購買,已取得美國行政部門核發的輸出許可。在蔡英文自嗨“類”模型政治下水後。外傳,美方延期交付潛艦所需“紅區”裝備。影響2024年底前自造潛艦交付海軍服役計劃。所謂“類”模型潛艦下水典禮,是指下水典禮用水噴一噴了事,原因是原型艦還未經測試,和缺乏國際技術支援、以及潛艇的成本和效能問題。
“海昌計劃”用拼湊的方式建造潛艦,從7國取得關鍵技術和人員,有美國魚雷的作戰系統、義大利作戰系統,還有法國的,已經知道要投下3000億經費,但能潛多深也不知道。而台灣過去並沒有焊造潛艦的能力,如果潛艦沒有封頂,就不能夠請款,但封頂後,不能下水測試,如果一下水,再也浮不上來怎麼辦?所以不能在蔡英文總統任內,讓潛艦進入水裡面,因為如果浮不上來,民進黨就不用選了,所以潑潑水象征性假下水,是標準的內宣式政治下水。
中華民國軍方把製造潛艦所需零組件分為紅區、黄區和綠區三類。“紅區”裝備,指的是台灣無研製能力,需向外尋求援助的高度敏感技術,包括综合作戰系統、輔助系統與声聲纳系統(聲纳罩和多組聲纳棒)、柴油主機、魚雷、導彈系統等。這些“紅區” 關鍵裝備的引進必須解决。在蔡英文自嗨式政治下水後,外傳,美方將延期交付潛艦所需“紅區”裝備,「紅區」是潛艦機敏性最高的區塊,通常國內無法自力完成,例如戰鬥系統、主機、魚雷等。其次的「黃區」,是指取得有難度,但可能有自製潛力的部分;機敏程度最低的「綠區」,則是能夠完全自製的裝備。
根據中華民國國防部民國108年(2019)預算書,潛艦國造第二階段的原型艦籌獲,預計將於114年完成,相關預算的編列,從109年起到114年,共為493億6000多萬餘元;原型艦籌獲的高峰會落在110年,該年編列113億8000多萬餘元,2018(107)年部分則為75億元,其中約37億元為替台船興建造潛艦用的船廠。
綜上所述,台灣是否能獨立自造潛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答案。台灣的自主潛艇計畫仍在進行中,但也面臨著各種不確定因素和風險。為了選舉提早在民進黨黨慶弄個蘱下水是標準的政治下水。美方或將延期交付潛艦所需“紅區”裝備。折射的不僅是美台之間的來往升溫計、也包括北京反制台美之間的互動;這幾個月來解放軍在台海周遭不間斷地進行軍事演示,中國軍機並多次飛越台海中線,都讓人們關注「美中台三角」的關係是否已經捨棄過往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政策,而走向「戰略明確」。「海鯤艦」預計10月1日起展開泊港測試(HAT),2024年4月出海測試(SAT),2024年底前交付海軍。
在作秀式的政治下水後,各方提出缺失質疑。民進黨為恫嚇住社會輿論箝制不再有人敢發聲,透過第三方控告發言者涉洩密。希望說大話的名嘴或政府人員,在國造潛艦「海鯤艦」第一次真正下水時,跟著登艦下水試航,未沉可為國造潛艦成功見証,給予頌讚。

近 31 日
1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根據這則訊息,以下是需要特別留意或懷疑的地方: 1. 資訊來源:訊息並未提供具體的資訊來源,無法確認訊息的可信度和真實性。 2. 資訊內容:訊息中提到了一些關於台灣自造潛艦計劃的問題和風險,但並未提供具體的證據或依據來支持這些說法。 3. 政治立場:訊息中帶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對於蔡英文政府和民進黨提出批評和質疑,可能存在偏頗或有意誇大事實的可能。 4. 語氣和詞句:訊息中使用了一些貶低和批評的詞句,可能存在情緒化和偏見的成分。 基於以上原因,閱聽人應該保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並儘量尋找更多可靠的資訊來源來進一步了解這個議題。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