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離婚率居高不下,親朋好友的婚姻生活也沒啥可羨慕時,就算有穩定的交往對象,年輕人哪來的勇氣直接結婚?於是愈來愈多的情侶寧願選擇同居/試婚,而且「試試看」已經是現代生活模式的特性,結婚前豈可不先試一下?
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西方學術界卻一再發現,選擇同居的情侶或先同居後結婚的夫妻,兩人關係反而品質較差、家暴比例較高、分手機率高、婚後離婚機率較高等。這種同居、試婚有礙於長期親密關係健康發展的現象,被學者稱為「同居效應」。
但是婚姻為什麼會愈試愈糟糕?
在社會科學的領域裡,最早被提出的解釋是:若分析同居者的個人特質或關係歷史,會發現其中曾有同居或離婚經驗、從父母離婚的家庭長大,或宗教投入程度較低等特質者的比例較高。
恰巧的是,這些特質也對親密關係的長期發展帶來不利。換言之,同居關係的品質之所以不好,其實跟選擇同居者的個人特質或經驗有關,跟同居過程本身無關,因此又被學者稱為「選擇效應」。
不過,以美國丹佛大學Scott Stanley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認為選擇效應無法完全解釋同居過程所帶來的風險。他們想要了解,單純交往然後進入婚姻,對照經過同居(試婚)再進入婚姻,兩者的經驗有何不同?或者說,這兩類關係到底有哪些關鍵的差異,使得透過同居評估關係過後卻反而讓婚姻品質更不好?
於是,他們提出了「經驗效應」的解釋:
首先,同居生活比起單純的約會見面,提升了兩人相處的「慣性」,進而大幅增高了分手的門檻。當分手變得更麻煩或困難,情侶就更傾向容忍關係中既存的問題,但事實上「如果沒同居早就分手了」。問題繼續拖延下去,即使有一天因某種原因決定結婚(例如:懷孕,或被長輩逼婚...),兩人的問題並不會自動消失,反而會繼續帶進婚姻裡。
其次,若拿情侶要決定結婚與決定同居的過程相比,其實有著天壤之別:前者通常是深思熟慮,後者卻常是順水推舟。
要走入婚姻,確實是一連串決定的過程。從決定結婚的那一刻起,要辦什麼樣的婚禮?哪裡宴客?要邀請誰?去哪裡度蜜月?房子要租還是買?住在哪一區?要不要裝潢?要哪些傢俱?婚紗拍哪一家?預算多少?還有... 因此,每一對成功步入紅毯另一端的新人,都是披荊斬棘,搞定千百個大大小小的決定,值得每位來賓獻上熱烈的掌聲。
要走入同居,過程卻大多是曖昧不明的,從第一次發生性關係、到對方家過夜、頻率越來越高,最後乾脆住在一起。在這順水推舟的過程中,情侶大多未充分考慮或清楚討論雙方的角色與責任,以及對關係的未來發展有何期待。
多個西方研究已指出,同居女性除了要冒著懷孕的風險之外,比起男伴要負責更多家事,同時對兩人關係的發展或朝婚姻邁進抱有更高的期待。諷刺的是,同居男性除了享受同居生活的便利與好處之外,在Stanley等人的研究中發現,他們坦承自己其實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在同居,未必想跟眼前的女伴有進一步發展的打算。
這樣看來,難道同居試婚對進入婚姻來說,真的百害而無一利嗎?確實有,近期有研究發現,婚前同居讓人提早適應兩人朝夕相處的張力,能夠降低婚後第一年的離婚率,但也僅止於此。意思是,婚前同居的夫妻邁入第二年後,離婚率就會追上婚前未曾同居的夫妻。
換個角度思考,人生充滿挑戰,怎麼能確定當你遇到困難時,她會堅守在你身邊?或者當他事業遇到困難時,從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需要多少時間才能確定找對人,或者能確認這是段健康的關係?從研究看來,同居,似乎不如期待中的美好;試婚,也無法保證未來的幸福。
其實,婚姻研究學者們早已明確指出,溝通、衝突處理、夫妻間的友誼與樂趣等互動特質,是美滿幸福的婚姻的關鍵因素,而看重婚約的價值、對婚姻的承諾,則是在背後支撐夫妻屢敗屢戰的重要美德。
(全文完)
近 31 日
15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