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MrOrz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MrOrz 查核回應
前半的推論是個人解讀。數據應該沒有大問題,但其實沒辦法下定論說「AZ 死亡率明顯偏高」。

🤔 如果用類似訊息中的算法,來計算 7/15 ~ 7/18 這個區間的「接種後死亡比例」,會得到完全相反的結論——「Moderna 的接種後死亡率為 0.0080%,高於 AZ 的 0.0027%」!但如果取不同的區間來計算,又會有不一樣的結論。

💡 訊息中所謂「最近10天統計比較」的盲點是,如果某個疫苗「先前」的接種數很多,但在計算的期間接種數剛好較低,那麼計算的時候,分子的死亡數會偏高(因為是前一波接種後通報死亡的數字),但分母接種數偏低,導致相除之後,死亡率變高。

📅 訊息取的區間 7/4 - 7/14,剛好是 AZ 接種數較低、Moderna 接種數較多的區間。而 7/15 公布的「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通報」也有說明,420 例累積的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疑似不良事件中,305 人是 75 歲以上長者,而且即使是接種後過了「41 日」才死亡,也會被納入通報。因此,即使只比較 7/4 - 7/14 這個區間,AZ 的死亡數也會偏高(因為包含很久以前接種、在此區間才死亡的人),導致計算起來 AZ 的死亡數偏高很多。隨著時間拉長、施打年齡下降,兩個疫苗的疑似死亡案件比率應該都會下降。

不同意見出處

以 2021/7/11, 7/15, 7/18 公佈的「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通報」計算施打後死亡比例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oiXzaFxo2zX0yprlbWx9DyCU1uvUdnj-xAY0NIGgumY/edit#gid=0

2021/7/15 COVID-19 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通報
https://www.cdc.gov.tw/Uploads/464dbd5d-b532-4a1f-9c6f-189fc2f56f98.pdf
此查核回應尚被用於以下的可疑訊息
AZ 注射201.2 萬人,死378。
莫德納接種207.1 萬人,死24。
看起來似乎大家的疑慮有點道理。
排除掉一開始只有AZ可打,那時是85歲以上的,若不算,
只看最近10天統計比較7/14-7/4間:
AZ 注射56.9萬,死78人,0.137%。
莫德納注射150萬8千人死22人,0.01459%。
AZ明顯偏高!
也難怪很多人第二劑都想要混打!
目前德國、加拿大,西班牙、丹麥等國也已開放疫苗混打,南韓,也於7月5日起,率先針對年滿30歲的居家照護人員、醫療人員、慢性病患者、警消等總計約76萬人,開放疫苗混打,第1劑接種AZ疫苗者,第2劑可改接種BNT。
關於媒體報導WHO不建議混打的報導有誤,世衛組織原發言人已在Twitter 上澄清,是不建議個人亂買亂混打,並非指一概都不混打;建議應遵循有證據的指引下混打。
台灣,因為政府不採信國外研究,台大醫院準備進行研究,但還要等上數個月才會有初步結果,但是第1劑接種AZ疫苗的民眾,尤其是接種順序第一順位總數近60萬人的醫事人員,都因擔心接種2劑AZ的保護力不夠,至今仍在觀望,甚至形成了隱形的「第2劑緩打潮」。令人擔心這樣下去,今年秋冬台灣要拿什麼籌碼迎戰變種病毒可能全面來襲的狀況?
https://www.storm.mg/new7/article/3812763
加拿大免疫諮詢委員會(NACI)對接種政策提出建議:
1. 第1劑疫苗接種AZ者,第2劑建議選打mRNA疫苗(BNT或莫德納)
2. 第1劑打mRNA疫苗者,第2劑最建議選擇同廠牌的mRNA疫苗,例如BNT/BNT、莫德納/莫德納,若疫苗供給有困難,也可施打另一款mRNA疫苗,如BNT/莫德納或莫德納/BNT,但不建議第2劑接種AZ。
混打, mix and match
AZ -> Moderna 比 AZ -> AZ (各間隔 9-12週) 産生更多更多抗體, 而且對南非變種B.1.351有效 ( AZ -> AZ 對南非變種沒效)
Heterologous ChAdOx1 nCoV-19 and mRNA-1273 Vaccination, July 14
此回應已被原作者刪除。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