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Lin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並非去中國化。歷史課綱特色包括國、高中課程明顯區隔,國中採長時段通史設計,高中以專題呈現,不採編年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辨、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等素養。
洪詠善指出,也從人民、學生、台灣為主體的觀點出發,略古詳今,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百年的脈絡,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社會現狀,並設計探究與實作課程。
根據 2018 年課綱小組的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綱,將不同於過去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架構,改採「如何認識世界」、「中國與東亞」、「台灣與世界」等三部分架構,將台灣史、中國史、東亞史與世界史融合在一起,不再以區域劃分。

這樣的方向與「將中國歷史修訂為外國歷史」有若干差距,不如說台灣史與世界史還更為接近。也有人認為這樣的課綱方向更能注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互動,更能貼近各國之間彼此影響的複雜歷史。臺灣語言學家蔣為文認為,去中國化通常出自於各地住民自決的獨立運動,為政治領域擴及到文化領域的運動。與去中國化類似的用語是脫漢,指「指透過文字改革──廢漢字或者限制漢字使用程度,來達成國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完全獨立」。

不同意見出處

https://buzzorange.com/2016/06/02/culture-history-taiwan/
【文化台灣】台灣原本可成為文化輸出的寶地──為何現在會瞧不起自己的文化呢?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019
去中國化何時「死灰復燃」?黨綑綁了國,功不可殁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576
香港正在「去中國化」?數字告訴你相反的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798

http://21furu.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10.html?m=1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562051
高中歷史課綱重大變革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02590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81&nid=7125
什麼是「台灣文化」?

【文化台灣】台灣原本可成為文化輸出的寶地──為何現在會瞧不起自己的文化呢? | BuzzOrange

文 /sizumaru 各位好,藏書界竹野內豐今天來聊聊臺灣文化輸出的故事。 臺灣其實曾經有一個機會,可以成為文化輸出的寶地 ,那就是日治時代。 日本人在 1895 年領臺之後,臺灣成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突然間天上掉下一顆大蕃薯,要怎麼妥善處理也是挺頭痛的,所以初期也有乾脆把台灣賣給法國的呼聲。後來日本領悟到:要有效地統治這塊燙手山芋,喔不,燙手蕃薯,並不是貿然派兵鎮壓壓到你變蕃薯簽就算了,而

https://buzzorange.com/2016/06/02/culture-history-taiwan/

去中國化何時「死灰復燃」?黨綑綁了國,功不可殁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陳佐洱又有偉論,說香港巨大內耗,源於兩個問題︰沒有依法執行去殖民化,和老殖民者炮製的去中國化死灰復燃。 一如既往,鷹派官員放話,不是說給香港人聽,而是為了向上級官員與廣大中國人民解釋,為何治港如此失敗,為何回歸以來,人心不歸,更愈走愈遠;這些官員,也要找些理由安慰自己,一生操盤統戰,白忙數十年,卻適得其反,人生一大悲劇。 要說服別人也說服自己非戰之罪、非己之錯,需要找些動聽的托辭,以荒謬去掩飾荒謬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019

香港正在「去中國化」?數字告訴你相反的事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把香港社會矛盾日增歸咎於「沒有依法去殖民化」,反而「『去中國化』死灰復燃,氣焰囂張」。到底香港回歸18年來,是真的「去中國化」了?還是愈來愈中國化? 視點31去看了一些實際數字,發現旅遊業、大專教育、金融經濟以至傳媒等範疇,中國化的趨勢愈來愈明顯,香港正在褪去自己去特色,持續染紅。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視點31Facebook。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歐嘉俊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576

新課綱審議:「中國史」變「中國與東亞」,並納入「轉型正義」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8年8月14日17:30更新)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審議中,備受矚目也最多爭議的的社會科課綱,在11日連續召開3天8場課審大會後,於昨(13)日傍晚暫告段落,其中普通高中歷史課綱部分,將會不同於過去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的架構,改採分域架構「如何認識世界」、「中國與東亞」、「台灣與世界」三部分,但針對比例部分尚未完成討論。 關於中國與東亞分域中,中國和東亞的比例也引來爭論,有委員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1798

歷史課綱爭議:去中國史而改東亞史

最近12年國教的歷史課綱又再次起了爭議。但對我來說與其說是甚麼爭議,不過是因為中國史這一主題要被拔掉而引起許多舊勢力反對罷了。 依據草案,12年國教新課綱高中歷史將不再分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分出3個分域:台灣、東亞及世界,一改過往大量中國史內容,從原本的1.5冊內容縮減為1冊,並將中國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舊課綱的歷史科編排方式,是按照年代或朝代的順序排,比如中國史分成「先秦時代」

http://21furu.blogspot.com/2018/08/blog-post_10.html?m=1

高中歷史課綱重大變革 中國史內容縮減 | 文教新訊 | 文教 | 聯合新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昨公布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其中受矚目的高中歷史課綱有重大變革,必修八學分減為六學分,中國史由一點五冊的內容減為一冊,且由朝代編年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以主題方式呈現;課綱用字力求中性,甚至用問號不給答案,避免政治爭議。前年高中、大學生發起反黑箱課綱運動,夜襲教育部被逮。教育部國教院公布12年國教歷史課綱草案,縮減中國史、避免爭議字眼,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脈絡談,被認為有去中國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562051

國教新歷史課綱 中國史併入東亞史

12年國教新課綱,教育部課審大會明天開始一連三天,將進行「社會領域」課綱審議,其中「歷史」新課綱草案,預計從編年史改為主題式教學,並將中國史放入東亞史脈絡討論。 暑假幾乎每周加開會議趕進度,12年國教課綱審議就要來到壓軸,11日周六開始「社會領域」課綱審議,其中,歷史課綱將有重大改革。過去要詳記年代、著重背誦的編年史,新課綱改為「主題式」架構,要略古詳今、鼓勵學生思考。而中國史有部分納入東亞史脈絡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02590

什麼是「台灣文化」? | Julie /第三文化小孩 | 換日線 Crossing

文化一直都深深地吸引著我,也是促使我不斷旅行跋涉的主要原因。 它看似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卻實實在在地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無行中塑造出一個群體共同的記憶,也因而讓該群體散發出特有的氣息及特色。 住在日本時,常想起台灣「不拘小節」的熱情;然而住在新加坡時,卻常回想台灣的「溫文儒雅」。每當想起自己因為身處國境的不同,而在心中產生對台灣的不同感受變化,總讓我不禁莞爾。 一樣是亞洲國家,台

https://crossing.cw.com.tw/blogTopic.action?id=581&nid=7125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