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目前居家隔離自主管理的亂象,再看看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先生前瞻直言蔡政府可否徵召此專家來抗疫?

以疫謀財,以疫謀權,霸凌全民


楊志良教授
2022.05.06


早在元月25及26日,本人連續在報刊及廣播提出被視為謬論的主張「Omicron救人類」。看今日,俄烏戰爭,烏國人民四、五百萬逃亡波蘭等國,千萬人在國內流離失所,兩國軍人群聚,都未戴口罩,理應每日成千上萬確診,但至今卻只有因戰爭大量傷亡,未聞因新冠新變種病毒大量死亡的訊息。去年歐美國家政要相見,戴口罩、不握手,以互碰手肘招呼。今日呢?美、英、歐盟國會及大會幾乎無人戴口罩,就連日、韓、越、菲等國都逐漸恢復正常生活,世界各國只有兩岸至今仍有強制口罩令。台灣仍在大內外宣,是防新冠成效的世界典範,卻被《時代雜誌》專文稱台灣是世界上「最吹牛的防疫」。

Omicron為何能救人類?因為地球上所有物種都在求生存,病毒亦然,如果是高死亡率的病毒株,必因缺乏宿主而不能繁衍。因此演化必定從「低傳染、高死亡」,逐步演化為「高傳染(子孫眾多化)、低死亡」。Omicron未來還會不會演變?當然可能,但必朝向傳染力更高、重症死亡更低的方向。

染Omicron會不會導致死亡?當然會,流感會、傷風感冒也會。感冒傳染性也高,常一人感冒,全家感冒,一位同學傳染給全班同學;高燒也會造成神經系統受損,如耳聾,甚或轉為肺炎死亡。但傷風要不要疫調、追蹤足跡、快篩、PCR?不就是戴口罩、保持距離、勤洗手,避免傳染家人同學?症狀嚴重去診所就醫,若門診醫師認為病情嚴重,再轉至醫院治療。

疫情指揮中心到底是不懂還是裝不懂,抑或是故意霸凌民眾,才從來不提背景值?新冠疫情前,全球每年餓死四千萬人,每天病死20萬人;台灣每年死亡17萬人,每天近650人,這是背景值。疫情如果增加額外的死亡,才需要恐慌。又如報載80-89歲中重症人數,比90歲以上高出不少,卻沒有分母資料。90歲以上人口本來就比80-89歲人口少很多,即使絕對數字少,實際上中重症比率也可能比80-89歲高出很多倍。

另外,死因間是相互競爭(Competing causes of death)的,假設每年意外死亡的人數是三千人,那麼做好一切防護,避免了一切意外發生,是不是全年就少了三千人死亡?錯!因為這些人不意外死,也可能因癌症、心臟病、中風,或任何其他疾病死亡。就如近年癌症死亡比例增加,主要是因為醫學及公衛進步,其他病症死亡大幅減少,此所謂多元互相競爭模式(Multiple decrement table)。疫情指揮中心是否有人懂,不得而知,但我台大公衛學弟,同事多年的陳建仁一定懂,他不對外說明,社會一片驚恐,不知存心為何?

Omicron疫情一開始,本人即指出,出處多源且傳染力強大,清零已不可能。疫調、足跡追蹤、防疫所、防疫旅館均一無用處;且朝令夕改,醫事人員、衛生局所、地方政府從縣市長至區鄉公所、鄰里長多一頭霧水。此次疫情是否增加死亡?當然有,原因就是這個無良政府及完全沒有基本常識的疫情指揮中心。

台灣原本的緊急醫療網,可隨時掌握各醫療機構的量能,在病患抵達醫療機構前,卽可安排適切的照護,八仙塵爆就是一例。現在卻因為政府的胡亂作為,耗盡社會資源,此制度完全被破壞。生命誠可貴,2歲孩童、16歲少女,原本可救,卻因為各種行政官僚成為人球,而不能得救,主政者罪不可赦。

為今之道,首在完全恢復正常生活,取消一切管制,並以症狀為主。今日的口罩,除了宣稱外科口罩及N95由食藥署認證外,已成一般商品,價廉且隨處可得,甚至成為選舉贈品。快篩劑也該如此,只要是十大工業國政府認可的快篩劑,均應自由進口買賣,必然便宜又隨處可得。如同口罩,實名制就是虐民制。

凡是自己覺得有症狀者,自己篩,陽性可不通報,就如感冒在家休息,盡量與家人區隔;若無特別症狀,五、六天就恢復,比打疫苗有效;覺得不舒服,先至社區家醫科或內兒科等診治;若症狀更嚴重,台灣開業醫的水準甚高,絕對有能力合理判斷,是否轉至醫院。民眾不再赴醫院排長龍PCR,醫師確診只要通報衛生局所,休診5-7天即可。

目前診所醫師染疫就要關門,醫院醫師自己確診不想通報,護理長請求護士不要篩,免得人力吃緊。有的員工要確診才能請假,有的卻只要沒有症狀,照常上班才有薪資,亂成一團。染Omicron者99.5%以上是輕症,死亡率是十萬分之1.5。哪天不死人,若死亡數跟背景值差不多,防疫就應集中全力,救治那些不到百分之0.5的中重症。

從口罩之亂、天價的高端疫苗,到政府花百億元買快篩劑,又要民眾以百元購買,真的是「以疫謀財」以供養1450、選舉經費、官員口袋。然後控制全民行動,違者重罰,「以疫謀權」。

政府霸凌人民,遇到這種邪惡政府,真該革命了。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