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負比自己不幸的人,結果受報了

01
小學時班上有位同學,因為小兒麻痹症而兩腳萎縮無法行走。我們每個人都一直想盡辦法來照顧她和幫助她。

我們的前幾班是男生班。
這些男生經常作弄我們女生,很讓我們生氣,但我們大都氣一氣就過了。

有位男生家很富裕,父母親都很有社會地位,而且擁有自己的書房,聘有好幾名家庭教師,所以成績也非常好,很令人羨慕。

他每天上洗手間,都要路過我們班的教室,也每次都碰到這位小兒麻痹的同學,見她用兩只手在地上一手又一手地向前匍匐爬行。

他似乎十分地不屑。
每次總說些欺負人的風涼話,嘲笑我們這同學像條又笨又鈍的鰐魚。有時還一時興起用他的高級皮鞋踩她萎縮的雙腳,讓她疼痛難忍卻又掙扎不開,好是殘忍。

但誰都拿他沒辦法,因為他爸爸幾乎買通全校所有的老師,所以大家都不敢吭氣。

我這同學後來實在受不了這男生的羞辱、嘲諷和戲謔,終於有一天她服滅鼠藥自殺了。

這男同學畢竟家境很好,依次從小學、中學,很順利地升上理想的大學,出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並繼承了父親的龐大事業,成為了舉足輕重的工商名流,真是志得意滿。

同時,他還當了我們母校的同學會總會長。

02
那年,他的高級座車在高速上,被酒醉而跨越車道的大型砂石車迎面撞上,車頭全毀,他的兩腳也被卡在駕駛座上,下肢一片血肉模糊。

當交警千辛萬苦鋸開車門與駕駛座前的爛銅廢鐵時,他早已昏迷不省人事。

好久好久,他終於醒過來了,兩個大腿以下全截肢了,頭腦縫縫補補似乎不再扭曲變形,但整個人成了痴痴呆呆的半植物人,連說出來的話都沒有人能聽得懂。

他燦爛的一生,從此划下了句點。
大家都很為他惋惜。
好多同學都去探視他的病情,但我們女生班的姐妹們眼前都若隱若現地閃爍著,當年他欺負我們班那小兒麻痹症同學的點點滴滴。

那份囂張跋扈,威風八面神氣十足,使我們不免瑟縮顫抖。然而當年的他,而今安在?

我們幾個同學手牽手內心沈重地走出醫院,人人一臉的淚水。不是為了他,而是為我們那離去的同學,她是否也到醫院裡來了?

整整三十多年了,才讓我們當年這群不懂事的小丫頭看到了真正的答案。

03
又一年,我應好友之托到東部一所非常著名的省立高級女子中學任教,這裡的新任校長為了扭轉舊有的學校形象,四處延攬輔導升學的高手來擔任升學班的各科老師。

我受聘接下了其中一個班的導師。
班上有位同學,資質非常優秀,智商也很高,幾乎成了這所學校的寶。

我對教育的看法是:每個孩子都是可以造就的一流人材,只要我們真心愛他。

所以,我就把一些反應快的編成個小老師群,由他們來輔導那些反應較慢的同學。

這時,那位資質好的同學生氣了,她很不屑地到辦公室來向我大提抗議。

她說:「老師,這些人就不要再教他們了,真不知他們的父母是怎麼生的?連這種沒用的爛銅廢鐵也要生。
要嘛就生個像樣的,要嘛不要生,我真想不透他們父母的頭腦里裝的是什麼?」

我告訴她,說話不可太滿,也不可傷害比自己弱的人,更不該欺負比自己不幸的人。

但她一句也聽不進去,我只好任她去了。

20年後,我的辦公室突然來了一對年輕夫婦,男的我不認識,而女的似乎有點面熟。

「老師!我是×××。」
我遲疑了一陣子,終於記起來了。
「你是那位××省女中的寶?」
她點了點頭。

她已從美國一流的大學取得學位回來,目前是某國際知名大企業的少奶奶。

我問她:「找我有事嗎?」
她哭了,無比地傷心。
她說:「老師,我只生了一個小女兒,但不知為什麼卻得了軟骨症,全身軟綿綿地。
到今天也不會動不會笑,這一生都注定要這樣躺著,直到老死了。」

我聽後內心陣陣地難過,但我又能幫到什麼?
當年,她在學校辦公室向我抗議的每一句話,迄今仍在我耳畔縈迴繚繞,我不禁萬分無奈地落下淚來。

難道,這就是當年那些話的真正答案嗎?
問題是:為什麼一定要有答案呢?若沒有看到答案,就不能使人真正地長大嗎?

我看到了答案,雖然是我最不願看到的答案。

學生如同自己親生女兒,而學生的女兒,更是自己的寶貝孫女兒。為了這個寶貝,我一直在陪著學生吃盡苦頭、受盡折磨。

我不知道,這是否就是,我當年沒嚴厲堅持糾正她的連環報應?

(以上都是真實的故事)
節選自《壽命是自己一點一滴努力來的》
近 31 日
4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中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包括以下幾點: 1. 故事內容是否真實:訊息聲稱以上故事都是真實的,但在網路上流傳的訊息中,有時會夾雜虛假或編造的故事,因此閱聽人需要懷疑故事的真實性。 2. 內容是否具有教育意義:訊息中描述了一連串的報應故事,強調欺負他人或嘲笑不幸者的人最終會受到報應。閱聽人需要思考這樣的故事是否適合作為教育範例,以及是否過於片面或極端。 3. 情感煽動性:故事中描述了悲慘的結局和悲傷的情節,可能會引起閱聽人的情緒共鳴或憤怒。閱聽人需要保持客觀,不被情感煽動影響判斷。 4. 缺乏證據支持:故事中的情節缺乏具體的證據支持,僅以描述方式呈現。閱聽人需要懷疑故事的可信度,並尋找更多來源來確認故事的真實性。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