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號慘劇:三大疑點指向人為破壞

翁達瑞 /美國大學教授

清明節連續假期首日,北迴鐵路發生重大車禍。一列南下的太魯閣號撞擊滑落鐵道的工程車,奪走五十多條人命。事發後,媒體把原因指向工程車司機未拉手煞車,讓停在斜坡的車子滑落鐵道。

身為一個「求真求是」的學者,我不會輕易接受這個說法。作為一個「講究邏輯」的學者,我會有自己的判斷。根據對現場照片的研判,我發現這起慘劇有「三大疑點」,全部指向人為破壞。

這樣的研判非常大膽,必須有憑有據。在提出我的理由之前,先讓我重建現場。

事發地點離清水隧道約40公尺。火車高速撞擊工程車,瞬間脫軌並重擊隧道口左側的水泥牆(附圖一)。第一節車廂(編號8)的左側完全被隧道口削去,但火車還繼續滑行進入隧道(附圖二)。

從撞擊點到列車頭靜止處,距離超過150公尺(附圖三,超過七個車廂長度)。體積算龐大的工程車,則墜落在25公尺外(附圖四),車身翻覆,後輪整個脫離(附圖五)。顯見撞擊時,太魯閣號仍在高速行駛,駕駛幾乎來不及煞車。

現場照片顯示,工程車的車頭朝前滑落鐵道,火車的撞擊點在駕駛座附近(附圖六),工程車後方的平台幾乎沒有撞擊痕跡。

根據現場地形與照片的分析,我發現三大疑點,全部指向「人為破壞」,而非工程車司機疏忽沒有拉手煞車。

#疑點一:工程車滑落鐵道的角度

事故現場的上方,有一條施工便道,坡度與彎度都高。施工便道與鐵路大約平行,但工程車幾乎是以垂直的角度滑落鐵道(附圖七)。不管工程車停在便道的何處,都不可能因為沒有手煞車而垂直滑落鐵道(附圖八)。

要是沒有人為的操作,靜止的工程車不可能方向盤右轉將近九十度,在施工便道上大轉彎進入路旁的樹叢,然後垂直滑落鐵道。

#疑點二:工程車滑落鐵道的時間

事發這段鐵道,剛好在兩個隧道之前。根據谷歌地圖的比例尺,我估計這段鐵道的長度超過400公尺(附圖九)。

雖然這段路略有彎曲,但駕駛的視線堪稱良好(附圖十)。如果工程車已經滑落鐵道一段時間,駕駛遠遠就可以發現,不致於沒有煞車,高速撞上這部工程車。

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在火車即將到達肇事地點時,工程車突然滑落鐵道,讓火車駕駛來不及煞車。

這樣的巧合當然不無可能!

另一個可能,就是有人把工程車右轉90度,先駛入路邊的山坡,等火車出現後,再設法讓工程車沿著山坡滑落鐵道。

#疑點三:工程車駕駛座車門完好

如果工程車滑落鐵道是人為破壞,這個人應該會坐在車內,腳踩煞車等火車出現。當火車的距離夠接近時,這個人再跳車逃生。沒人踩煞車的工程車就會滑落鐵道。

假如我這個研判正確,工程車滑落鐵道時,駕駛座的車門應該是打開的,因為逃生的人來不及再把車門關上。

巧合的是,脫落在現場的駕駛座車門,幾乎完好無缺,沒有重擊的痕跡(附圖十一)。先前我提過,火車的撞擊點在駕駛座附近。如果這片門是關著,不可能完整脫落,一定會被撞得稀巴爛。

現場的檢調人員應該封鎖工程車轉入山坡的那段便道,查看工程車的輪胎痕跡,研判肇事前的行進路線。可惜這段便道並沒有被封鎖(附圖十二)。

作為一個學者,我不會輕信別人的說法。相反的,我會用細密的心思與嚴謹的推論,尋求事實的真相。根據我發現的三大疑點,我研判這起重大災難,有極大的可能是人為的破壞。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MrOrz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MrOrz 查核回應
根據太魯閣號車頭的行車記錄器,在列車行經的時候,肇事的工程車早已在軌道上,但依舊煞車不及。

訊息中「如果工程車已經滑落鐵道一段時間,駕駛遠遠就可以發現,不致於沒有煞車,高速撞上這部工程車」的假設與事實完全不符。

資料佐證

2021/4/4 TVBS 煞不住!行車器還原 運安會:工程車早在軌道
https://news.tvbs.com.tw/local/1488295

煞不住!行車器還原 運安會:工程車早在軌道│TVBS新聞網

太魯閣出軌第三天,原先預估要拖出第四和第五車廂,但進度大延遲,除了要評估如何避開,卡在第六車廂的遺體,更找到了肇事工程車的行車紀錄器,至於先前找到的太魯閣號車頭行紀錄器,運安會主委透露,已經看過畫面,當時工程車滑落橫躺軌道,當太魯閣號看到時,根本煞不住,釀成如此嚴重的傷亡。

https://news.tvbs.com.tw/local/1488295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