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峰時期如何和親友安全相聚

紀駿輝
美國奧瑞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
2021-5-22

此次台灣疫情再起, 短期內確診人數急速增加, 讓不少人有點恐慌.
雖然2020年上半年住在台灣的人已經經歷第一波的疫情, 已有累積防疫經驗. 但是經過接近一年的相當正常的生活, 忽然間又要回到緊繃的防疫生活, 也許有點難以適應.

有兩項資訊給大家參考, 希望能稍微緩解大家的焦慮.
一﹅在未達群體免疫的情況下,類似目前台灣爆發的社區感染是非常難避免的. 不只是台灣, 在亞太地區和台灣同列「抗疫成功典範」的國家中在這段時間同時有另三個國家爆發新一波的本土社區感染: 澳大利亞﹅新加坡﹅及越南. 只要全球疫情未緩解, 沒有一個國家能長保安全.

二﹅台灣目前的疫情就台灣的長期無本土病例的參考點來說是非常嚴重的; 但若放在全球的比較上來看, 不算嚴重的. 以我住的奧瑞岡州來看, 在50%州民已至少打過一劑(包含39.4%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情況下, 這一星期的每天新增病例都平均在每百萬人140例; 美國則是每百萬人約87例. 台灣目前最多的一天是每百萬人14例.

希望台灣這波疫情能在短時間(4到6星期左右)得以控制住. 在這段時間, 面對這個傳染力是去年第一波的原始病毒的兩倍以上的b.1.1.7, 加上絕大多數的傳染是無症狀者的「隱形傳染」, 不知道誰是傳播者, 防不勝防. 在歷經一年多的正常生活後, 許多人大概很不習慣.

在這裡讓我分享我們在美國已經歷經14個月這樣的生活下, 如何和親近的親友安全的相聚. 希望台灣的親友們不必長期經歷這個辛苦的經驗.

在疫情高的時候(且尚未普遍接種疫苗時), 有一個很重要的安全假設: 任何人都可能是帶原者, 都可能傳染. 在這種情境下要確保安全, 只有不和不同住在一起的家人以外的人近距離無口罩的接觸. 這種情況是極難過的, 因平常人是喜好社交的; 短時間可以忍耐, 長時間就很困難. 2020年疫情剛起時, 我們連住不同房子的自己子女都不敢相聚, 想說忍耐兩三個月就好了.

到了六月, 發現這疫情不是短時間可能結束的, 不願意再繼續長久不見自己的子女, 就開始了「社交泡沫」. 每次想相聚(室內無口罩,近距離)前都要事先約好, 在相聚的日期起算倒推14天進行自我檢疫(除了戴口罩買菜以外, 不去任何室內公共場所, 不和任何人近距離無口罩接觸). 我們因都遠距上班上課, 比較沒問題; 子女雖也都遠距上班, 但她/他們都有另一半的家人要接觸, 就比較困難; 往往要一兩個月才能見一次, 因每次都要檢疫14天.

對於需實體工作的人, 這種 「社交泡沫」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有不少朋友已超過一年未見過自己的子女了. 我也已經14個月沒見過我的同事或學生了.

「社交泡沫」並非100%的安全; 其安全的程度建立在兩個重要條件.

一﹅「社交泡沫」的數目越少越安全.
因彼此無口罩近距離的室內相聚是高風險, 必須所有社交泡沫內的人都嚴守自我檢疫的安全守則. 其中只要有一人破會壞規則, 所有相關的人都會暴露在感染的風險中. 「社交泡沫」越多, 有人違反安全規則的機率就越大. 我們14個月來的「社交泡沫」都僅限於自己的子女.

二﹅高度信賴關係
同屬一個「社交泡沫」的所有人都須嚴守14天檢疫的安全規則, 不能有任何一人違規. 沒有人能夠在每次相聚前事先監視其他人; 只能信賴他人都遵守安全規則. 如果您的親友同事中有任何人您無法如此高度信賴, 就不要建立和他/她的「社交泡沫」. 在高疫情的情況下為了安全, 很遺憾的, 常常必須六親不認.

讓我舉另外一個例子給大家參考. 去年夏天我一位住波特蘭(Portland) 的公衛學術界的同事為了帶全家去Iowa州見她的父母並讓子女見祖父母, 設計了一套安全旅行方案. 她們全家開車去, 沿途露營不住旅館來避免和人接觸. 抵達她父母的小鎮後, 事先訂了一間民宿, 住了14天(自我檢疫)後才去見她的父母.

在沒有疫苗施打前, 處於高疫情階段時, 和親近的家人朋友有其他安全相聚的方法, 例如戴口罩在室外人少通風良好的地方, 保持安全距離的相聚. 但如要在室內近距離無口罩(住一起, 共飲食等), 自我檢疫似乎是唯一的安全方案.

希望台灣能早日脫離此波疫情, 讓住在台灣的所有人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並能無拘無束地和親友同事相聚. 同時, 早日取得足夠疫苗, 普遍施打來達到群體免疫, 以長保正常安全的生活和工作, 並能開始到國外旅行.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