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注定會到來

這個政府官員不學無術,根本不了解今年的變種病毒,仍採用去年的牛步方法防疫,導至疫情大暴發。更妄想隨歐美「與病毒共存」,然後開放邊境,搞一個華麗的名詞「新台灣模式」。人民驚慌失策之餘,才了解政府非但未「超前佈署」,反而疫苗不够、快篩不够、防疫旅館不够、中重症藥物不够、病床不够、醫護不够。更離譜的是防疫策略朝令夕改、防疫行政曠日廢時,以致有拿不到確診通知、進不了醫院、拿不到藥,導至輕症轉中重症甚或死亡。輿論指為「官僚殺人」,民眾才知這個政府有多混。
民怨沸騰,蔡EE卻說台灣防疫做得很好。美國則將台灣列為「高風險地區」。外媒對台灣防疫,則有相當露骨的批評:
一、彭博社
1、自滿,根本沒有防線。
2、不了解變種病毒的傳染速度、沿用去年的防疫作法。
3、不願普篩。
4、堅持國產疫苗、疫苗不足。
二、紐約時報
這一天注定會到來,台灣面臨疫情大暴發:
1、疫苗採購不足。
2、疫苗接種緩慢。
3、校正回歸、檢驗速度太慢。
4、沒有全面普篩。
三、英國衛報
1、疫苗採購不足。
2、不開放全面普篩。
3、自滿。
四、金融時報
1、欠缺大規模篩檢機制。
2、網軍文化。
面對台灣疫情大暴發,有政治評論員指政府「只辦普選、不辦普篩」。前衛生署長則於今(5/20)日前往台北地檢署提告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防疫失職致人民傷亡,涉犯殺人及廢馳職務成災、貪污罪」。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2 則查核回應
Lin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假的,彭博原文提到的疫苗接受率低不僅在供給、因為沒有民眾需求。紐約時報是節錄自 2021 年對全台接種疫苗人口比例僅1%的評論。
這篇謠言內節錄片段作為標題,並冠上知名的國際報紙,卻引導讀者偏誤的方向,原文內多是提及因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直到現在才大量出現在台灣。一波新確診病例迅速結束了當地居民享受了一年多的無新冠病毒正常生活。

資料佐證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5-18/complacency-let-covid-break-down-taiwan-s-only-line-of-defense
https://time.com/6050316/taiwan-covid-19-outbreak-tea/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521/taiwan-covid-outbreak/zh-hant/
NX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NX 查核回應
一、這篇為假訊息,目的煽動及鼓吹民眾不聽政府防疫政策,及破壞防疫指揮體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以致疫情擴散,影響民生經濟及民眾健康,破壞社會秩序,造成社會動盪等不良結果。

二、金融時報這篇僅為英國當地醫師對台灣防疫政策之單一陳見及看法,未提及網軍字樣。其他引述媒體同樣引述外國當地醫師或醫學專家,依當地疫情爆發期間經過提供相關個人看法,非實際結果。

三、可疑訊息內有"疫苗不够、快篩不够、防疫旅館不够、中重症藥物不够、病床不够、醫護不够。"、"堅持國產疫苗、疫苗不足。"、蔡EE卻說台灣防疫做得很好"、"有政治評論員指政府「只辦普選、不辦普篩」"等敘述,可能為運用同溫層散佈及轉傳,意圖誤導視聽。

資料佐證

一、原始來源:https://www.ft.com/content/dd4a3bd0-8973-4222-9eed-f9bfe4c37691

二、疫情爆發期間,已發現疑似操作及散佈新冠肺炎(COVID-19)相關假訊息,分別為:
1. 資訊不明情況下,散佈COVID-19、疫苗及篩檢試劑等相關誤導訊息(misinformation)。例如政府採購疫苗及篩檢試劑相關陰謀論,散佈片面資訊(價格)惡意誤導視聽。
2. 意圖破壞防疫信任,手段包括挑撥分化,引戰及製造不實負面網路風向,使民眾不配合防疫。或意圖破壞防疫人力,煽動輿論鼓吹製造工潮、及煽動及誘導不知情民眾意圖破壞防疫用品及疫苗,危害民眾健康。
3. 惡意喧染特定疫苗副作用,及疫苗開發相關陰謀論。
4. 惡意散佈不實疫苗成份,及相關開發陰謀論。
5. 惡意喧染不實防疫訊息,例如疫苗施打及經WHO及權威機構指定防疫政策無用。進而鼓吹民眾採用自然療法、替代療法及不符權威機構認定之治療方法(例如伊維菌素或羥氯喹)。
6. 散佈變造不實查核報告,破壞政府防疫威信,及影響事實查核公信力。例如與敵對國家合作協力者或不肖團體,針對政府防疫權責單位(衛福部、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製造事件,再利用特定媒體(新聞或政論節目)傳播及引用至事實查核報告手段誤導視聽,影響民眾配合政府防疫信任之破壞行為。

三、散佈爭議或不實訊息來源有:
1. 社群網站,不分主流社群平台(Facebook、Youtube、Twitter及抖音)、通訊平台(LINE)及本土社群平台(PTT、巴哈姆特、mobile01及Dcard)。主要假訊息散佈來源,大多均為管理鬆散、觀看及使用人數多網路看板,及相關粉專、頻道及群組。
2. 新聞報導(或網路文章)留言區,大多採用灌水留言、人頭帳號配合機器人程式,散佈陰謀論、政治醜化、連結新聞/網路文章及未證實訊息。
3. 特定媒體報導,大多引用社群平台爭議待查證訊息,部份引用網友陳述製造不實風向。
4. 特定媒體政論節目,配合Youtube同步直播,接受網友評論及斗內。
5. 非時事新聞(例如社論新聞、社論或主筆評論),或是網路自媒體,部份不顯示原始來源(例如Yahoo新聞)。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